肝病,有人稱之為台灣的「國病」。慢性肝病、肝硬化及肝細胞癌在十大死因中年年名列前茅,其中肝癌更是國人男性癌症死因第一位、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。然而,肝臟偏偏又是個任勞任怨的器官,從來不會向主人預警它的病痛。如果有人問您「肝」好嗎?您敢說這個問題與您不相干嗎?您的回答究竟有多少自信呢……

根據統計,台灣地區每年約有五千人被肝癌奪走生命,同時還有四千多人則是死於肝硬化;難怪大家都說肝病是台灣的本土病,甚至把它稱為「國病」。這個說法其實是非常沉痛的,因為它代表著一般人對於肝臟健康的漠視與無知,總以為「沒痛就沒事」,而嚴重忽略了肝臟的保健之道。

肝功能正常不等於沒有肝病

肝臟的機能非常複雜,檢驗項目也很多,一般所謂的肝功能指標多是指GOT(AST)及GPT(ALT)。事實上,它們是肝細胞內的酵素,當肝細胞變質壞死時,它們就會釋放出來至血液中,因而可以在血中偵測到其數值的增加。但是,GOT、GPT的高低,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不一定相干。在肝炎的自然病程中,GOT、GPT常會有高低起伏的波動,有時甚至會降到正常範圍以內。所以抽血檢查GOT、GPT正常,並不等於沒有肝病,也不等於肝炎已經痊癒了。尤其必須注意的是:
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肝功能可能正常。
● 肝硬化病人可能肝功能正常。
● 在肝癌早期,肝功能也可能正常。

此時,便需要輔助其他指標與超音波檢查,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。而所謂的肝病,依據其致病成因,大抵分成以下四大類:
病毒性肝病:因病毒所引起的肝炎、肝硬化及肝癌。
酒精性肝病:因長期酗酒所造成的肝病。
藥物或毒物性肝病:因服用藥物、化學藥品或其餘對肝臟有毒害作用的物質所造成的肝病。食物中例如米、花生等受到黃麴毒素的污染,被認為與日後肝癌的發生是有相關聯。
新陳代謝異常性肝病:指體內對某種物質新陳代謝不良所導致的肝病,像威爾遜氏症,就是因體內對銅代謝出了問題而導致的肝病。此外,俗稱的「脂肪肝」,是指肝細胞的脂肪含量增加,可能因酗酒、糖尿病控制不佳、血脂肪過高、體重過重等因素所引起。

此外,肝癌的形成通常也有階段性的步驟。由最初的B/C型肝炎患者,或是具有家族病史的高危險群,逐漸演變而成肝癌,如: 

當然也有直接從肝炎惡化成肝癌的病例。但不管如何,只要是上述任何一項的患者,皆屬於肝癌的高危險群。

另外像黃麴毒素攝取過多的人,得到肝癌的機率也相對比較高。黃麴毒素通常在米、麥、花生、玉米等製成食品中汙染率相當高,主要是因為儲藏不當,導致在高溫、濕熱的情況下發霉,進而產生此類的毒素,是目前已知最可怕的強力致癌物質。因此,務必要注意這類食品的保存期限,必需冷藏就千萬不要保存在室溫下,以免因小失大。

哪些人最容易得肝癌?

肝癌的生成,大致上可以歸咎於幾項原因,如:
● 肝炎病毒,有B型及C型肝炎病毒
● 肝硬化
● 黴菌毒素,如黃麴毒素等
● 藥物及化學藥品、毒物等
● 抽煙及酒癮

 

早期的肝癌並沒有很明顯的症狀,到了晚期才會出現右上腹部疼痛、肝臟腫大,容易倦怠、厭食、體重減輕和黃膽等症狀,但是有這些症狀並不表示一定得到肝癌,必須由醫生詳細診斷。
高危險群的人,每四到六個月一定要照一次超音波;若是肝指數偏高的人一定要每個月檢查一次,才能掌握治療先機。同時也要注意遠離高危險的因子,如飲酒過量、濫用藥物,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,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。

建立肝臟疾病的基本常識

肝病之所以如此橫行,主要因為它是一個善於隱形的殺手,大部份的肝病都不會有早期症狀出現,因此常常耽誤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的先機。所以當身體出現了左圖這些警訊時,應當儘速就醫,以明瞭自己是否得了肝病。

另外,生活作息、飲食習性各方面,在在影響到肝臟的正常運作與否,愛惜健康就不能輕忽怠惰。維護肝臟健康,預防勝於治療,尤其對毫無警訊的肝病來說,這句話更是必須身體力行的金科玉律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